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谱研究院 > 定结家谱网

定结家谱网

定结修家谱价格

时间:2017-06-23 作者:中国家谱网 点击:89次 来源:家谱
    “定结修家谱价格”是大众朋友瞩目已久的热门话题,为此凡客家谱网小编就敞开心扉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定结修家谱价格的内容,欢迎联系凡客家谱网客服QQ:1556773196进行咨询。
定结修家谱价格

    定结修家谱价格》中的场面。    正门外左右建有一个四公尺高、五、六公尺长、一市尺厚的垟壁,八字形而建,俗称“八字” 。根据民间祠堂有个规矩,其祖先无人当过皇帝、宰相之类的大官,后人做祠堂是无资格做“八字” 的,它叫“甩八字” 。因我们萧氏有萧何、萧道成、萧衍这些前辈当相国、当皇帝,才有资格甩八字。现在祠堂不在了,八字无撇、捺。    祠堂正厅的右边是一出四进的附属建筑,中间相隔三个小天井。有耳房、餐厅两个,帐房、堆物间及很大一个厨房。两个餐厅可各办一个小学班。    祠堂的左边是一寺庙,原面积比祠堂正厅略大,名《东岳禅林》。正门外墙壁上书有“南无阿弥陀佛” 六个大字。不知那年发火灾,烧了前、中两大殿,只有后殿完整。我们见到的前殿未烧完的破屋内,有不少各式木雕菩萨,真是破庙的菩萨——东倒西歪。后殿里的关帝塑像丈多高,时有人敬香。大神小鬼被火神赶跑了,只有云长讲义气坚持到最后。    祠堂正、负厅加庙宇共若2000平方,华英小学四百多学生加上老师住室全在此。雨天学生下课可在走廊上活动,应该说当时投资不算少,资金来源靠租田、租地、收租解决。建于1924年,毁于1960年。    七萧的一世祖,也就是老七,名英公。具体什么名不详,葬于上、下湾之间土地庙前一点,现在上面建了村医务室。后人有病,祖宗保佑,神药两医。二世祖至善公,葬于柏林独山北半山腰。也有人说独山为一世祖。三世祖葬长集一处、白马山一处、乌梅山一处。    从一世祖至第七代,形成十三房,即同辈十三个兄弟。分布在上湾为主的一、二、三房,四屋岑为六房。我们的祖父兴长,从四屋岑过继到下塆,所以我们是六房之后。六房四支,大概是六房老四的后人。五房在永安桐山头、侏儒榨房湾等处。七房在汉川与张湾临界的杨家口。九房在柏林庄南,独山西边的萧家咀。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五房不详。但蒲圻有一房,湖南的桃源县有一房,它们都有根据,但不知各为几房。五房、七房居住地我去过,当地萧氏后人听说我是七萧大塆人都非常亲切。抗日前后,我们萧姓的地下共产党员为逃避当局捉拿,往往跑到蒲圻避乱。有四房不明下落,估计老族谱上是会有记载的。    一世祖英公没多少人知道,可华英就以英公之英起名。近七十年来成了村名、地名,下面介绍华英的来历。 5.华英何来    说起华英,近六十年以内出生的人,一般不知其来历。解放前远近只知道萧家大塆、或七萧大湾。1943年才有了——华英小学,而华英作为地名则是解放后的事。    一九四二年,现在的柏林东有一庙宇,称瓦庙。当地人在庙内办起了—所利济小学。它对我们萧姓当时的头人刺激很大,听说“别人小姓办起了洋学堂,我们姓萧的就办不起一个学校吗?”从1942年秋当家人开始筹备。我的父亲这时被族人请到祠堂为头人们筹建学校办生活。一天父亲回家非常高兴地对我们说:“祠堂里要办一个洋学堂,从汉口请先生教书,学校要办成汉口的洋学堂一样,由族上出钱,学生读书不要钱。你们都可以上学读书了。”停了一会又说:学校的名字叫华英小学,中华的华,英…英…英的英。他老人家解释不了英,只能说英的英。我当时也没问,在华英小学读了几年书,也无人介绍英的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听伯阶先生介绍华英小学名称的来历。    一次在汉阳县政协会议上,(伯阶先生是政协委员)无意中我与伯阶先生坐在了一起,闭谈中谈到了华英小学筹办时起校名的事。椐其介绍:当时的族长是上塆的茂三爹,毓字辈。参加筹办的主要人有萧毓樑,后来的樑校长,九房人。(为武汉引进外资作了大贡献的萧政之的父亲,死于台湾)泽生先生(昌彦的父亲)、上塆的鲍珍先生、伯阶先生等人。伯阶与鲍珍都是秀字辈,他俩是读洋书的出身,因此这起校名的任务就落在了他俩身上。先后起了十几个校名均得不到认同,第三天由鲍珍提出“华英” 两字,伯阶先生认为好,头头们反复推敲,并经他俩详解其意,便一致通过。    据伯阶先生告诉我,“华英” 两字作为校名有两层意思:一是这学校是“中华英公” 后人办的,因一世祖名“英公” ,后人这样做是不忘祖宗;第二层意思是为中华民国培养英才,也含有为萧氏培养英俊后人等。    鲍珍先生在华英小学开办后任教时期很短,解放后在汉口利济路小学任教导主任。1958年我因公出差到汉口,在利济小学见到他谈了约半小时话,后听说在利济小学退休。伯阶先生坎坷一生,1993年去世,时年八十三岁。    当时校名全称是:汉阳县私立华英完全小学。所谓完全小学就是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都有。如只设1—4年级则叫初级小学,简称初小。    一任校长萧毓樑,师生都喊樑校长。    一任教导主任萧伯阶,因校长经常不在校,实际上由伯阶先生负责一切。其一生坎坷,日伪与国民党把他当共产党,共产党把他当反革命。在沙阳劳改农场劳改先后十多年。平反后,恢复工作,吸收为县政协委员。    解放后区以下设乡,华英就成了乡名。历次政治运动都把华英当重点,因此华英的名称全县闻名。成立合作社时名“华英合作社” 、后有华英生产队、华英管理区、华英人民公社、现在又回到华英村。七萧大塆这名称逐步在人们思想上淡忘。华英在全县出名的一重要原因是我县为农村建党的第一批重点,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曾到华英视察建党情况。从那时起华英名扬方圆百里。 二.我的祖辈 1.祖父的传说    祖辈除祖母外,其它祖辈在思想上全无印象,只能从父辈的口中拾零。    祖父兴长,人称长大爹。大概远近有点名气,我们小时候在外玩时,只要我说是长大爹的孙子,别人都很客气。曾祖住四屋岭,即现在的新集村。下塆德字辈爹爹无子,便将祖父过继过去为子(德字辈曾祖之名大哥可能知道)。后来四屋岭兴字辈祖父无子,又将我们的父亲过继过来。现在新集村的斌臣(80岁左右)就是我们第三代兄弟,凡我们有大小事情他总是参加。他曾说:“这多兄弟,有事不能把我忘了啊” 。其父毓福,人称福爷。抗日时期是共产党汉阳县农会主席、地下党负责人。大概在1943年,他带领游击队在喻家巷一带破坏公路遭鬼子伏击,战斗中英勇牺牲。解放后评为烈士,斌母以烈士遗属优待,抚血金发至去世为止。六十年代一个月政府发人民币伍元,基本可养活一个人。    祖父出生于1855年左右,这是从父辈的年龄中推算出来的。在我的记忆里祖母去世时86岁,又说84岁,时间是1940年或1941年,这样祖母出生应是1855年。若祖母84岁去世,那么其出生应在1856年—1857年之间。老家在男女婚配年龄上有不明显的口头规定:只可男大一层不可女大一岁。因此祖父肯定大于祖母。再从父辈的年龄看,二伯生于1880—1883年(68岁离世),二伯前还有大伯,大伯估计在1880年以前出生,这样推算祖父的出生年月应八九不离十。    祖父的身材无人告知,估计不会矮,因我们的父辈及姑祖家后人,身高都在中等以上。除我们的二伯稍矮外,家父、五叔个子都高,五叔在汉口的外号叫“长子” 。三伯我未见过,但他家的孩子个子都较高。祖父除继承曾祖留下的半边土屋外别无它产。老土屋比一般老房稍大,有160平方左右,东边的一半是我们的,西边的一半属永友家。从东西两边分配看,首先分配的人一定是老大(我们的曾祖就是老大了),否则不会在东边。此屋最早应建在1855年以前,祖父不可能建房,他过继下塆若住房都没有他会去吗?此土屋虽然质量差,但住了四、五代人,1966年拆做,估计在一百年以上。    祖父没有田地,俗称田无一升、地无一合(角音。10角为一升,10升为一斗。旧时田地常以斗为计量单位)。二伯常年在外当雇工,也可说明这点。    他们既无田又无地,生在农村,一家人靠什么为生呢?就是靠一条扁担两个肩膀——也就是靠出力、打工、砍柴等维持一家人生计,这样的人家直至土改前都大有人在。由于萧姓占地、占湖多,整个北湖都是萧姓的,地域广阔,因此我们那里有一个说法:我们的米坛子就在北湖。春天有禾草卖给有田人家肥田、喂牛。芦苇等类的青草称禾草。秋天有柴草卖给蔡甸集镇上当柴烧。金牛山有石头供有钱人做屋打墙基、春荒有野菜、秋季有野豆等皆可充饥。不少人家就这样年复一年生活。我们小时候都看在眼里,认为如书上说的“樵夫” 生活相似。    我们的祖父是否以这些方法维持生活不得而知,只能推测。但从祖父的死,可以印证一下。    据说祖父酷爱喝酒,过去有一种搞运输的独轮车,又名“狗头车” ,父亲、大哥推过,我也拉过纤。其车可装300多斤,比人挑强多了。祖父在推车途中将洒瓶挂在扶手上,推着推着就喝一口,大概与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英雄模样差不多。某一年春季,一班人到龚家渡附近割芦草,他老人家喝多了,在装船的途中失足落水,待同伴发现时为时已晚,从水中捞出已无救。爱喝酒水,死于水中。这个嗜好一直传了一代又一代,过去传男不传女,现在男女同等待遇。    祖父死于何年未听说过,从父辈的年龄推算应该在1903—1911年之间,因五叔是1903年岀生,父亲说辛亥年他参加侏儒山修堤时祖父已不在了,但未说具体年月。如此算来,去世时大概在50—55岁之间。以过去穷人的寿命来讲,也不算小。以上所述,多为推测,大哥可能知道具体一点。祖父死后,祖母就得抚养父亲、姑母、五叔三个未成年孩子。大伯成家不久病故,大伯母回娘家生活。这时的担子很可能就落在了二伯、三伯身上。 2.祖母    祖辈中,我唯一见到的就是祖母。祖母娘家的后辈未见往来,也可能是穷的原因,相互关系大哥记得清楚,我只能从简。    祖母夏氏,不知其名,乡下习俗小孩是不能问上辈名字的。娘家在玉笋山南,称夏塆。根据祖母1940年或1941年离世时年龄84—86岁推算,出生时间应在1855—1857年之间。祖母的身材与我们的母亲相似,小个子小脚。不知父辈对祖母的养老是如何安排的,从我记事起,祖母就随我们生活为主。1935年我三岁时全家到汉口,当时祖母78岁左右,却不愿留在乡下与二伯一起生活,跟我们一同到汉。当时汉口有兄弟三家,三伯父已去世,三伯母生活尚可,五叔一家也相距不远,可祖母从未离开我们到那二家住一天。母亲曾对我们说:婆婆那里都不去,只愿跟我们过。她对别人讲只和四娘过。1938年秋全家从汉口回乡后,那栋老房子两边住了十多人,一时间挤得满滿,凡客家谱网(http://www.fankhome.com/),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定结修家谱价格”公司,选择凡客,等于选择了成功!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谱服务提供商——凡客家谱网, 是一家由湖南三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互联网谱牒文化企业。总部座落于湖湘文化名城湖南长沙,长沙西毗贵州、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北通湖北,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贯穿其中,是南北东西对接的咽喉要道。定结修家谱价格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成立的新一代互联网传统文化企业。凡客家谱网主要从事电子家谱、网络家谱、纸质家谱的修编,致力于将传统的谱牒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

关于我们| 工艺流程| 成功案例| 服务保障| 免费网络家谱| 联系我们| 凡快家谱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开福大道180号滨河嘉园6栋402 网站备案:湘ICP备15020126号

电话:185-7771-7773 电子邮箱:Server@FankHome.com

Copyright © 2024 湖南汇金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